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程颢的诗词 ► 程颢的名句
衡茅岑寂掩柴关,庭下萧疏竹数竿。狭地难容大池沼,浅盆聊作小波澜。
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凉风助晓寒。不校蹄涔与沧海,未知清兴有谁安。
轰雷叠鼓响前峰,来自彤云翠蔼中。洞壑积阴成气象,鬼神凭暗弄威风。
喷崖雨露千寻湿,落石珠玑万颗红。纵有虬龙难驻足,还应不是旱时功。
狱讼已闻冤滞雪,田农还喜土膏匀。只应野叟犹相笑,不与溪山作主人。
妖言莫信传张恶,虚气休将碎唾壶。借问闲窗静狐背,何如争胜击珊瑚。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闻说猕猴性颇灵,相车来便满山迎。鞭羸到此何曾见,始觉毛虫更世情。
身劳无补公家事,心冗空令学业衰。世路崄巇功业远,未能归去不男儿。
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
强洁犹来真有为,好高安得是无心。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
仙人绀发粉红腮,近自武陵源上来。不比常花羞晚发,故将春色待秋开。
存留金蕊天偏与,漏泄春香众始猜。兼得佳名共坚节,晓霜还独对楼台。
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阴曀消除六幕宽,嬉游何事我心闲。鸟声人意融和候,草色花芳杳蔼间。
水底断霞光出岸,云头斜日影衔山。缘情若论诗家兴,却恐骚人合厚颜。
閒坊西曲奉常家,景物天然占一窊。恰似庾园基址小,全胜浥涧路途赊。
知君陋巷心犹乐,比我侨居事已誇。且喜杖藜相过易,隔墙无用少游车。
平日邀相见,过门又不逢。贪随看花伴,应笑我龙钟。
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诗人空怨王孙远,极目萋萋又一春。
大道刚明孰肯闲,拳拳心志尚遗冠。饭蔬饮水时行乐,定礼删诗国建桓。
终身恋阙存忠厚,薄味供先表蹇寒。鸿钧幸得循清运,馀烈凭人仔细看。
下马问老仆,言公赏花去。只在近园中,业深不知处。
行尽重云几曲山,回头方见碧峰寒。天将仙掌都遮断,元恐尘中俗眼看。
心闲不为管弦乐,道胜岂因名利荣。莫谓冗官难自适,暇时还得肆游行。
谁怜大第多奇景,自爱贫家有古风。会向红尘生野思,始知泉石在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