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 吴俨的诗词
白昼迟迟玉漏沈,北窗清兴在孤吟。半生未试屠龙技,三刖无惭献璞心。
自有文章齐白璧,不须籯橐贮黄金。缄书为托南飞雁,一入青冥思转深。
一朝投绂竟何心,爱国惓惓意自深。老去身犹依辇毂,春来梦已在山林。
送迎门外无生客,供具囊中有赐金。莫道二疏踪迹远,古人还恐不如今。
边城九月雪飞花,睥睨高寒集暮鸦。今日楼兰犹未灭,沙场战士莫思家。
董子汉大儒,正谊不谋利。君为几代孙,家学尚未坠。
下帷诵诗书,世事不挂意。焚膏补日力,汲汲求道义。
先达每指云,是必清庙器。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计偕来京师,再就彤庭试。拜官复儒冠,刀笔耻为吏。
月俸纵云薄,尚可供糗糒。何必公与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师生论议中,岂独在文字。
八闽善人多,春风应远被。象贤古所称,知君谅无愧。
绿阴庭院昼沈沈,哽咽蝉声助苦吟。战北夷吾非是怯,传经刘向亦何心。
灯前群从能分韵,眼底谁人利断金。莫怪秋来少飞雁,长安西去塞云深。
垂杨夹古岸,容我寄轻舠。莫向江湖里,惊风挟怒涛。
绿杨黄鸟试春声,画舫朱帘送客行。醉后不知君别去,醒来犹记溧阳城。
竹帛曾书大将功,百年威望重西戎。战酣塞上云连地,敌退辕前草偃风。
禦侮自来三策在,杀身曾有几人同。至今血染山头石,雨洗年深色更红。
上冈振衣尘,下冈恐还有。不识冈上头,能容结茅否。
北来南去几多时,怕见缁尘上素衣。斜日城阴千里别,秋风江上一帆归。
鲈肥不用思张翰,鹤唳谁将吊陆机。莫怪冠裳苦缠缚,封章早晚到岩扉。
石莲不信世人栽,太华峰移一瓣来。高洁岂为盛酒器,坚贞长傍读书台。
纵然剥落伤全璧,犹胜沈埋卧绿苔。寄语黄门好收护,玉函珍重莫频开。
办装曾见赐千缗,乘传何烦更问津。禋祀本承明主意,出门非爱远游人。
长亭客散车尘暗,旧陇春回树色新。今日故乡谁不羡,凤池相继掌丝纶。
小结茅山屋数椽,藏书却笑米家船。长檐不解荫歌舞,净几偏宜阁简编。
蝌蚪影涵春雪里,伊吾声落晚风前。遥看翠竹苍松外,时有虹光夜烛天。
烟火千家瘴,霜风十月天。群臣不从驾,八骏自巡边。
日落孤城远,云低朔漠连。翠华何日返,黔首得安眠。
至日关将闭,明朝客欲归。一身依棘寺,百里问庭闱。
水落溪声静,霜寒树影稀。故乡如问我,老病不胜衣。
锦标玉轴家家重,任耳人多任目稀。鉴藻要知颠末在,丹青只论古今非。
山居幽寂柴门迥,溪渚萧条野鹜飞。忽忆平南渡江日,仓黄七帖尚藏衣。
浮溪之后见斯人,意广才高志未伸。愁对落花先置像,喜看脩竹为传神。
轻帆欲去常逢雨,久病归来正及春。要识松楸须问我,洛桥西畔石嶙峋。
一年好景上元多,又送春声到踏歌。灯照九衢通禁苑,月明双阙近银河。
虹桥影里龙旗动,琪树阴中凤辇过。欢乐不忘民疾苦,皇华远近布阳和。
雪霁云开月色寒,六街灯火万人看。檄书忽报将军捷,夜夺昆崙第一关。
宦情羁思两悠悠,落叶寒声战暮秋。今夜萧萧窗外雨,无端添得许多愁。